《大学化学实验》
课程编号: | B1700092S | 课程名称: | 大学化学实验 |
课内总学时: | 32 | 实验学时/ 上机实验学时: | 32 0 |
实验类别:∨通识基础 □学科基础 □专业基础 □专业
一、实验课程目的和任务
性质:大学化学实验B课程的授课对象为材料物理专业本科生,是结合大学化学理论课程开设的独立实验课程,在学习大学化学理论课的基础上,通过实验加深对大学化学中基本理论、无机有机化合物物质和反应性能的理解和常规的定量分析滴定方法,是材料物理专业的第一门专业基础实验课程,同时是后续材料物理专业其他实验课程的基础。
目的和任务:通过实验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,加深对大学化学的基本理论、常见化合物物质和反应性能、定量分析滴定的理解,掌握大学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、基本操作技能,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、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和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,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素养,学会科学方法、科学思维,具备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,具备科学精神、科学品德。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如下基本操作技能:玻璃仪器的洗涤,固体药品的正确取用,液体药品的正确取用,加热、蒸发、结晶的操作,化学定量滴定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注意事项等。要求学生通过大学化学实验B课程的教学,理解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案,能够正确掌握大学化学实验基本操作,主要操作单元能够独立完成,操作规范、熟练,不断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能力。
二、实验内容、学时分配及基本要求
序号 | 实验项目名称 | 学时 | 实验内容及要求 | 开出 组数 | 每组人数 | 实验 类型 | 选 做 | √ | 备注 |
1 | 硝酸钾的制备 | 5 | 内容:观察验证盐类溶解度和温度的关系;利用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差别,学习用转化法制备硝酸钾。 要求:学会常用玻璃仪器的洗涤,台天平、电子天平、量筒的使用,试剂的取用,直接加热,减压过滤等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。 | 35 | 1 | 综合 | √ | ||
2 | 溶液的配制 | 4 | 内容:了解台天平、电子天平、滴定管、容量瓶、移液管等常用度量仪器的使用,学会正确操作。 要求:学会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的取用;掌握溶液的质量分数、质量摩尔浓度以及物质的量浓度等一般配制方法;了解特殊溶液的配制方法。 | 35 | 1 | 验证 | √ | ||
3 | 第一过渡元素(二)(铁、钴、镍) | 5 | 内容:试验铁盐的氧化还原性质,掌握铁离子的鉴定方法。试验铁、钴、镍氢氧化物的性质。试验钴、镍形成配合物的能力。 要求:掌握铁、钴、镍金属离子的氧化还原、形成配合物的能力及其鉴定方法。 | 35 | 1 | 验证 | √ | ||
4 | 混合碱的分析 | 5 | 内容:双指示剂法测定氢氧化钠、碳酸钠混合碱溶液的浓度,判断混合碱的组成。 要求:掌握分析化学实验技能和基本操作;掌握酸碱滴定双指示剂法原理和应用,学习用参比溶液确定终点的方法。 | 35 | 1 | 验证 | √ | ||
5 | 自来水总硬度的测定 | 5 | 内容:EDTA溶液的标定、水样分析及总硬度的测定。 要求:掌握络合滴定法测定水的总硬度的方法和条件。掌握掩蔽干扰离子的条件及方法 | 35 | 1 | 设计 | √ | ||
6 | 高锰酸钾法测定H2O2的含量 | 4 | 内容: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、标定;H2O2含量测定。 要求:掌握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、标定和应用;掌握高锰酸钾法测定过氧化氢的原理和方法。 | 35 | 1 | 验证 | √ | ||
7 | 莫尔法测定可溶性氯化物中氯的含量 | 4 | 内容:硝酸银标准溶液的配制、标定,样品称量、定容,滴定和含量的计算。 要求:掌握硝酸银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,莫尔法进行沉淀滴定的原理、方法和实验操作。 | 35 | 1 | 验证 | √ |
注:实验类型指演示、验证、综合和设计。综合性、设计性实验内容及要求另附大纲,表中“实验内容及要求” 处标明“见附录X”。
若实验内容既有上机又有实验,请在备注中标明:实验还是上机。 (表中内容宋体五号)
三、考核及实验报告(黑体小四号)
(一)考核(宋体 五号加粗)
实验课考核包括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。考试成绩由每次实验的实验预习、实验操作、实验报告和实验结果四项综合评定。平时成绩包括出勤、回答问题情况以及其他日常表现等。实验课考核成绩确定,实验课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例:考试成绩占70%,平时成绩占30%。
(二)实验报告(宋体 五号加粗)
实验报告的内容:
实验名称、实验目的、实验任务、实验内容、实验过程描述(包括实验结果分析、实验过程遇到的问题及体会)
实验报告的要求:
实验报告递交形式的要求、实验报告应该包括实验目的,实验原理,实验步骤,步骤与原理的差别以及思考题。各部分内容应该要做到全面仔细详尽,并能对实验的成败得失有一定的思考和总结。每次实验前撰写预习报告,然后在预习报告的基础上撰写实验报告,并在下次实验前提交实验报告。
四、主要仪器设备(黑体小四号)
硬件:综合化学实验室及其配套实验台、通风橱、电子天平、分析天平、高纯水机、离心机,电热水器和鼓风干燥烘箱等基础设施,各类化学玻璃仪器和化学试剂等。
软件:课件等。
五、教材及参考书(黑体小四号)
教材(宋体 五号加粗)
1 南京大学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组编,大学化学实验(2版),高等教育出版社,2010年3月出版
参考书(宋体 五号加粗)
1武汉大学主编,分析化学实验(第四版),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0年
2华中师范大学、东北师范大学、陕西师范大学、北京师范大学等编,分析化学实验(第三版),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1年
3北京师范大学编,无机化学实验(第三版),高等教育出版社, 2000年
六、说明(黑体小四号)
(其余需作的补充说明) (宋体五号)
(全文段落为1.25倍行距)
执笔人:姜鸿基 审核人: 实验院长:
编写完成时间:2016年10月10日 |
编写完成时间指定稿后交付的时间。
《硝酸钾的制备》综合性实验大纲
一、实验目的:利用钾盐和钠盐、硝酸盐和氯化物的溶解度不同来制备硝酸钾;
掌握玻璃仪器的洗涤,台天平和量筒的使用,试剂的取用;掌握酒精灯的正确使用;
学会直接加热、减压过滤及热过滤等基本操作。
二、实验内容:观察验证盐类溶解度和温度的关系;利用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差别,学习用转化法制备硝酸钾。
三、实验仪器设备和材料清单:小烧杯,酒精灯,石棉网,玻璃棒,三脚架,滤纸,布氏漏斗,抽滤瓶,量筒和温度计等;蒸馏水,氯化钾,硝酸钠等。
四、实验要求:学会常用玻璃仪器的洗涤,台天平、电子天平、量筒的使用,试剂的取用,直接加热,减压过滤等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。
五、实验步骤:1.称取原料:7.5gNaNO3+8.5gKCl+15mL水;2.加热、溶解、浓缩至原体积的2/3;3.趁热过滤:浓缩至2/3,趁热过滤;4.二次浓缩,产品析出:加7.5ml沸水旋摇滤瓶,将滤液转移到小烧杯,浓缩至原体积的3/4,冷却、过滤、称量。
六、实验报告要求:实验报告应该包括实验目的,实验原理,实验步骤,步骤与原理的差别以及思考题。各部分内容应该要做到全面仔细详尽,并能对实验的成败得失有一定的思考和总结。
七、思考题:溶解度差异和结晶次序之间的关系;如何高产率得到硝酸钾晶体;混合液中四种盐的溶解度变化与它们单独存在时的变化是否一样?四种盐都可溶,如何得到硝酸钾固体?
执笔人:姜鸿基 审核人: 实验院长: (标题均为黑体小四,内容均为宋体五号,行距为1.25倍行距)
《水总硬度的测定》设计性实验大纲
一、实验目的:1、掌握测定水的总硬度的方法和条件。2、掌握掩蔽干扰离子的条件及方法。
二、设计内容:
实验原理
测定水的总硬度就是测定水中钙、镁的总量,采用EDTA络合滴定法。用pH=10氨性缓冲液,以EDTA作为络合滴定剂,与水中的钙、镁反应,生成EDTA-钙和EDTA-镁络合物,根据滴定消耗的EDTA的体积和浓度可求得水中钙和镁的含量。
主要试剂
EDTA标准溶液(0.01M)(3.72gEDTA二钠盐水合物,用温热水溶解,稀释至500mL,转移至塑料瓶,两人配一份),NH3-NH4Cl缓冲溶液(pH = 10),三乙醇胺,铬黑,盐酸(6M),NH3.H2O(5M),锌粉,甲基红指示剂(2g/L)乙醇溶液(pH:5-6)。
实验步骤
0.01MEDTA溶液的标定
用电子天平称取锌粉0.06g于50mL烧杯中,加入2mL6M的盐酸,盖表面皿,待完全溶解后,用水吹洗烧杯壁和表面皿,将溶液转移到100mL容量瓶,稀释至刻度,摇匀。
用移液管取25mLZn2+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,加甲基红1滴,滴加氨水使溶液显微黄色,再加蒸馏水50mL,NH3-NH4Cl缓冲溶液5mL,加入铬黑指示剂2滴,用EDTA溶液滴定至紫红色变为蓝紫色(蓝色)即为终点,平行测定三次,记下消耗的EDTA溶液的体积(12.5 mL左右),计算EDTA溶液的浓度。
水样的分析
用移液管取100mL水样于250毫升锥形瓶,加三乙醇胺1mL,再加入5mL NH3-NH4Cl缓冲溶液(pH = 10)以及铬黑指示剂2滴,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紫红色变为蓝紫色即为终点(7.4 mL左右)。平行测定三次,计算水的总硬度,以CaCO3mg/L计算。
三、实验要求:掌握络合滴定法测定水的总硬度的方法和条件。掌握掩蔽干扰离子的条件及方法,通过实验得到自来水的总硬度,并反映出平行滴定的相对偏差,对实验结果进行自我分析和总结,指出可能的改进方向。
四、实验报告:实验报告应该包括实验目的,实验原理,实验步骤,步骤与原理的差别以及思考题。各部分内容应该要做到全面仔细详尽,并能对实验的成败得失有一定的思考和总结。
五、思考题:加入一定量镁离子的EDTA络合物是否会影响滴定结果?可否有办法滴定自来水中钙和镁离子各自的浓度?